存放同业是资产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存放于境内、境外银行(不含中央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同业存放是负债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吸收的境内、境外金融机构的存款。
银行存款科目中有同业存放科目,就是吸收别的金融机构存款;存放同业就是本机构将存款存放到其他金融机构 。
区别:1、同业存放是指金融机构在银行开立同业存放账户,银行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的存取款业务,同时满足客户与本银行之间各类业务往来的资金清算需求。这是银行同业业务中的一种。2、而存放同业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之一。3、同业存放是银行的负债,而存放同业则是银行的资产。4、同业存放是银行提供的服务,而存放同业是银行实施的一种行为。5、运作目的不同,存放同业一般是清算目的,同业存放一般盈利目的。扩展资料同业存放,也称同业存款1、功能介绍:存放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为加强同业合作,存出方将资金存放在存放方,期限、利率由双方协商,以提高资金收益率的业务。包括人民币和外币。银行作为存出方为存放同业,如作为存入方则为同业存放。2、适用范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能够从事该业务的交易主体。3、产品特色:信誉优良,实力雄厚,满足您的短期资金需求,及时调剂外汇头寸的需要,配合对手方进行科学的流动性管理,为交易对手提供畅通的融资渠道。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同业存放
区别1:风险不同,拆放同业通常需事先对拆入银行进行授信,或以票据进行质押(如逆回购),而存放同业则不需要。区别2:凭证不同,拆放同业需事先签订拆借合同,作为双方的债权债务凭证,而存放同业是在资金到达存放行时由存放行出具存款证实书或320报文等作为凭据。区别3:程序不同,存放同业需事先在存放行开立同业存款帐户,而拆放同业不需要开立帐户。区别4:期限不同,根据人行的规定,目前人民币拆借的最长期限不超过1年,而同业存放的存期可以在1年以上。区别5:利率不同,拆借利率通常要略高于存放同业利率。区别6:金额不同,目前中资商业银行的最高拆入限额和最高拆出限额均不得超过该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8%,而存放同业则无金额限制。扩展资料同业存放是指金融机构在银行开立同业存放账户,银行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的存取款业务,同时满足客户与本银行之间各类业务往来的资金清算需求。这是银行同业业务中的一种。而存放同业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之一。前者是银行的负债,而后者则是银行的资产。参考资料:存放同业_百度百科
一、区别1、同业存放是指金融机构在银行开立同业存放账户,银行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的存取款业务,同时满足客户与本银行之间各类业务往来的资金清算需求。这是银行同业业务中的一种2、存放同业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之一3、同业存放是银行的负债,存放同业是银行的资产扩展资料:一、同业存放同业存放全称是同业及其金融机构存入款项,指因支付清算和业务合作等的需要,由其他金融机构存放于商业银行的款项同业存放是指信用社以及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办的存款业务. 属于对公存款种类,一般情况都会对其进行利率浮动,浮动比例与银行协商二、功能存放业务是指金融机构之间为加强同业合作,存出方将资金存放在存放方,期限、利率由双方协商,以提高资金收益率的业务。包括人民币和外币银行作为存出方为存放同业,如作为存入方则为同业存放三、适用范围根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能够从事该业务的交易主体四、分类同业存放分为国内同业存放和国外同业存放两方面。1、国内同业存放,是指国内各银行还有其他金融机构为了方便结算,在各自有关的结算地点开立存款账户,是对于接纳该笔存款的银行和金融机构而言的。2、国外同业存放,是指各国经营外汇业务的银行,为了便于国际业务的收付,在某种货币的结算地点开立的该货币的存款账户,是对于接纳该存款的银行和金融机构而言的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同业存放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存放同业
是相反的两个方向。
同业存放是指金融机构在银行开立同业存放账户,银行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的存取款业务,同时满足客户与本银行之间各类业务往来的资金清算需求。这是银行同业业务中的一种。存放同业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之一。前者是银行的负债,而后者则是银行的资产。
今天刚好和同业的同事打球,向他请教了一下。我会用简单语言来描述一下理论和实战。在市场中实战的东西,可能大家会更感兴趣。让不干金融的人也能津津有味的读一读。同业拆借、同业拆出;同业存放、存放同业是同一业务的两个对手方的角度,我在下面可能说着说着就哪边更有意义就说哪边了,你懂的。一、同业拆放/借同业拆放就是你头寸在一定期限内多出一部分余额的时候,将这笔钱借给同业收取利息的一种业务(但是和信贷业务不同,不占用信贷额度)。同业拆放分为线上和线下,我是做线上的。条件:需要拆出方对拆入方进行授信,和存放同业共享综合授信额度。(除非你有质押物,一般是债券。)lt;--------括号里的话是错的!同业拆放都是指信用拆放,不涉及质押物的,谢谢@罗璞 的提醒!我确实只做过信用的,但是看上面那个网址,以为同业拆放和信用拆放不同,包括了各种质押买断的回购,今天特地请教了Boss,应该是单纯信用的。期限:从1天到360天不等。实际操作中线上为1D,7D,14D,1M就差不多了,不会再长了;而线下则最短为7天,也有半年一年的时候。计息:参照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一般每天11:30就出来了是固定值,有时候也参照银行间市场的质押回购利率(Repo),这个只要没有闭市都会波动,是所有成交价格的加权值,但按业内行规一般情况下10:30左右就稳定了。线上一般加点10~50个BP(Basic Point,基点,你可以理解为0.01%),线下则贵一点,一般50~200BP都有可能。实战意义:一般当司库配置债券(用以回购)不足以覆盖头寸缺口的时候,一般会用信拆作为辅助融入工具,从对手方角度来说,用信用拆出可以稍微多赚一丢丢。而且从机构内部资金分配角度出发,可能回购借不到的钱,信拆反而能借到。现在因为已经有银行间市场,自动生成拆借合同,所以用线下的已经比较少了。而且线下的话合同细节、清算流程存在一定操作风险,如果线下的话宁可用同业存放、存放同业,风险小一点。毕竟拆放是你把钱打到其他银行账户上,存放是你把钱转到自己(在其他银行)的账户上。线上比线下价格便宜。二、同业借款除了非银机构之外,主发起行业可以外资银行或者村镇银行授信进行同业借款,感谢@少少流、@张伟 以及@meta (其中村镇银行我在下面文章中提到过有些发起行称作非银,但是风险资产不是按照非银算的,晕。外资行我稍后会验证)。其中少少流提到的融资能力较差,我理解为没有信用拆借资质。而实际业务中我行一般来讲会采用同业存放的方式,因为比较便利。——————————————————————————————————此外,总体而言同业借款相对于同业拆借期限较长,风险较大,但用期限和风险来区分同业拆放和同业借款也还是稍微有些模糊的,只能说最大期限借款稍长,信拆稍短,但具体的期限和交易对手方都是不定的。而其实同业借款这项业务本身就没有明确的定义,2002年中国人民银行起草了《人民币同业借款管理暂行办法》(征求意见稿),但是后来大家反响也不热烈,貌似到现在也没有正规办法推行出来。——————————————————————————————————条件:也要做授信。期限:4个月~3年。一般很少有短期限的,都一两年,这和借款方的用途有关系,太短了不好操作。风险:占用风险资产100%,不占用信贷额度。实战意义:这里面可以玩出好多有意思的东西来,转自某篇小说里的操作方法,可以规避监管的,把借款方当个通道。比如银行想购入一企业的股权收益权,可以借款给某非银机构,由非银机构出面购买股权,然后享有20%收益的通道费。注意这是小说里说的哦,实际操作我没见过,但是理论可行。三、存放同业#92;同业存放条件:需要授信。与拆借#92;放共享综合授信额度。可银行可非银金融机构。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当拆出方不是银行时,非银机构一般指集团内财务公司,财务公司只能吸收集团内客户的存款。有些时候把农信社也归入非银机构。计息:和线下拆借差不多。期限:随意。但这么折腾,一般不会太短。风险:与拆借类似,不占用信贷规模。实战意义:比线下拆放风险小,其他差不多。既然有成熟的线上拆借市场了,所以线下的不太做了,一般作为线下的替代品。银行是不可以存到非银的。同业拆放,这笔资金的所有权是转移的,这笔资金已经不是我行的钱,不是流动性最好的资产,是有违约风险的,就像上个月闹钱荒,就有很多违约;而存放同业,是在其他银行开户,所有权不转移,那些钱仍在我行账户(我行在他行开立的账户,户名是我行),是我行的钱,放在他那里也是我的钱,是流动性最好的现金资产,除非该行倒闭,否则我行是有权把钱提出来的。按照前辈@黄昂 的说法:拆借:出钱人家划入的是非同名账户,一般为融资方的账户中;同存:存放出钱方在融资方开立同名存款账户,将资金划入,融资方必须开立存单。此外科目的话,不同机构大同小异,同业拆借和同业借款归属在一个大科目下的不同子科目,同业存放则自己在一个科目下。应@刘喵喵 的问题,具体来说,同业拆借和同业借款都在“同业拆借”这个大科目下,在这个“同业拆借”大科目下,同业拆借在“同业拆借”(同名)这个子科目下,同业借款在“同业借款”这个子科目下。最后,总结性的说这三个的共同点是不占信贷规模、不交税,不同点是同业借款很烧风险资产,但利率高。至于线上线下的信用拆借的话,一般线下的交易,除了是长期头寸考虑外,还为了满足一些流动性指标,比如流动型比例和流动性缺口率。
区别1:风险不同,拆放同业通常需事先对拆入银行进行授信,或以票据进行质押(如逆回购),而存放同业则不需要。区别2:凭证不同,拆放同业需事先签订拆借合同,作为双方的债权债务凭证,而存放同业是在资金到达存放行时由存放行出具存款证实书或320报文等作为凭据。区别3:程序不同,存放同业需事先在存放行开立同业存款帐户,而拆放同业不需要开立帐户。区别4:期限不同,根据人行的规定,目前人民币拆借的最长期限不超过1年,而同业存放的存期可以在1年以上。区别5:利率不同,拆借利率通常要略高于存放同业利率。区别6:金额不同,目前中资商业银行的最高拆入限额和最高拆出限额均不得超过该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8%,而存放同业则无金额限制。区别7:会计信贷管理方面:拆借有专门的“拆放银行业”科目,以及拆出资金利息收入科目,而存放同业用的就是普通的“存放同业款项”科目以及“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科目等;信贷方面,在损失专项准备的提取、信贷资产五级分类、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区别8:运作目的不同,存放同业一般是清算目的,拆放同业一般盈利目的。
“存放同业” 科目。本科目属于资产类科目,核算银行间日常为结算往来款项而存入其他银行的各项存款,按往来单位设明细账“同业存放” 科目。本科目属于负债类科目,核算银行之间为日常结算往来款项,同业存入本银行的各种存款,按往来单位设明细账。
同业存放与存放同业的区别:1、二者含义不同。同业存放是指金融机构在银行开立同业存放账户,银行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的存取款业务,同时满足客户与本银行之间各类业务往来的资金清算需求。这是银行同业业务中的一种。存放同业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这是我国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之一2、二者性质不同。前者是银行的负债,而后者则是银行的资产。同业存放是银行同业业务的一种,从会计科目的分类来看,属于银行的负债。而存放同业是我们国家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之一,在会计科目中属于银行的资产。两者所属的会计科目还是完全不一样的。3、二者功能不同。从功能来看,同业存放说到底是银行提供服务的一种。而存放同业,只是银行实施的一种行为。扩展资料:同业存放,也称同业存款,全称是同业及其金融机构存入款项,是指:(1)因支付清算和业务合作等的需要,由其他金融机构存放于商业银行的款项。(2)同业存放是指信用社以及财务公司、信托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办的存款业务. 属于对公存款种类,一般情况都会对其进行利率浮动,浮动比例与银行协商。存放同业是指:(1)本科目核算企业(银行)存放于境内、境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款项。(2)企业(银行)存放中央银行的款项,在“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科目核算。(3)本科目可按存放款项的性质和存放的金融机构进行明细核算。(4)企业增加在同业的存款,借记本科目,贷记“存放中央银行款项”等科目;减少在同业的存款做相反的会计分录。(5)本科目期末借方余额,反映企业(银行)存放在同业的各种款项。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同业存放百度百科-存放同业
银行存款科目中nbsp; nbsp; nbsp; 同业存放科目,就是吸收别的金融机构存款;存放同业,就是本机构将存款存放到其他金融机构 。存放同业是资产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存放于境内、境外银行(不含中央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同业存放是负债类科目,核算商业银行吸收的境内、境外金融机构的存款。说白了就是非银行性的金融机构在商业银行的存款,这些存款要作为商业银行的营业的现金流量,一般包括信用社、证券公司、政策性银行在商业银行的存款.当然了,商业银行也是金融企业扩展资料:1、二者含义不同。同业存放又称为同业存款,是指金融机构在银行开立同业存放的账户,银行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的存取款业务,同时满足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各类业务往来的资金清算需求。而存放同业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2、二者属性不同。同业存放是银行同业业务的一种,从会计科目的分类来看,属于银行的负债。而存放同业是我们国家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之一,在会计科目中属于银行的资产。两者所属的会计科目还是完全不一样的。3、二者功能不同。从功能来看,同业存放说到底是银行提供服务的一种。而存放同业,只是银行实施的一种行为。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同业存放
1、二者含义不同。同业存放又称为同业存款,是指金融机构在银行开立同业存放的账户,银行为客户提供安全、快捷的存取款业务,同时满足银行与客户之间的各类业务往来的资金清算需求。而存放同业是指商业银行存放在其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存款。2、二者属性不同。同业存放是银行同业业务的一种,从会计科目的分类来看,属于银行的负债。而存放同业是我们国家商业银行的现金资产之一,在会计科目中属于银行的资产。两者所属的会计科目还是完全不一样的。3、二者功能不同。从功能来看,同业存放说到底是银行提供服务的一种。而存放同业,只是银行实施的一种行为。扩展资料各商业银行在进行同业往来业务核算过程中,除绝大部分资金通过人民银行牵头的票据交换所进行清算外,还有小部分资金采取相互在对方行立户清算的做法,并通过“存放同业款项”和“同业存放款项”科目进行反映和监督。nbsp;所谓“同业往来”是指各商业银行有关跨系统行处之间,由于办理结算、转汇、资金拆借及代理业务等而直接代理收付款项所发生的资金帐务往来。在同城发生同业往来业务时,若当地来开展票据交换业务,或往来行一方未参加票据交换,这时往来行双方也可直接往来。为适应这种同城直接往来核算方式,在金融企业会计制度上相应设置了“同业存放款项”和“存放同业款项”两个不同性质的会计科目。这两个会计科目是在1993年7月1日金融企业会计制度改革后统一新设置的,在这之前各家商业银行在同业往来业务核算中所使用的会计科目各不相同。如:除了使用“同业往来”科目外,中国工商银行也曾使用“其他金融机构往来”等科目,中国农业银行还曾采用“建设银行往来”科目等等。可见,在会计制度改革前,各商业银行对同一性质的同业往来业务在核算上采用的科目不统一,不规范,这不利于同业间帐务核对,也不利于国内外同行业间的财务状况比较。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同业存放
同业存放与同业拆放的区别:区别1:风险不同,拆放同业通常需事先对拆入银行进行授信,或以票据进行质押(如逆回购),而存放同业则不需要。区别2:凭证不同,拆放同业需事先签订拆借合同,作为双方的债权债务凭证,而存放同业是在资金到达存放行时由存放行出具存款证实书或320报文等作为凭据。区别3:程序不同,存放同业需事先在存放行开立同业存款帐户,而拆放同业不需要开立帐户。区别4:期限不同,根据人行的规定,目前人民币拆借的最长期限不超过1年,而同业存放的存期可以在1年以上。区别5:利率不同,拆借利率通常要略高于存放同业利率。区别6:金额不同,目前中资商业银行的最高拆入限额和最高拆出限额均不得超过该机构各项存款余额的8%,而存放同业则无金额限制。区别7:会计信贷管理方面:拆借有专门的“拆放银行业”科目,以及拆出资金利息收入科目,而存放同业用的就是普通的“存放同业款项”科目以及“金融机构往来利息收入”科目等;信贷方面,在损失专项准备的提取、信贷资产五级分类、非信贷资产五级分类等方面都有所不同。区别8:运作目的不同,存放同业一般是清算目的,拆放同业一般盈利目的。
标签: #同业存放账户怎么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