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在”欧盟学校”里是一个富二代,名字叫“约翰逊”,长得帅,学习好,性格高傲自大,优越感十足,瞧不起人,总以为自己应该是奥赛班的水平。幼儿园小学时期成绩突出,全班第一,但初中高中时由于家里做买卖亏本了,家道中落。受到家庭的影响,自己学习成绩也有些下滑,被许多同学赶超,但高傲的内心和自尊总觉得自己依旧还是那绰号”日不落”的学霸。自己也没办法,只能在欧盟学校上学,因为学区就在这,而且学校口碑还不错,排名第二。如果舍近求远去加入别的学校既不现实,而且还不一定有这个学校实力强。 但近期在学校发生了一些事情让这个“”高傲的绅士”产生了想要辍学回家自学的想法,但是班主任还想靠他高考出成绩,不想让他离开。1. 因为家里有钱条件好底子足,所以交班费的时候每次都是他交的最多,其他家里困难的同学交的很少,有的甚至不交。但并不是交的多得到的也多,大家都一样,自己也无权管钱,反而是班主任会特殊照顾条件不好的同学,没事儿还给买两套衣服,买点文具。合着是用我的钱长年累月来供养这些条件不好的学生;2. 学校的规定”过分严格”。班主任规定不让跟其他班的学生轻易接触,不让跟一些关系很好的朋友一起打篮球或者其他活动,更不能跟别的班的谈恋爱,导致了自身的人脉和个人发展受到了限制。但是还没办法,在学校里就要服从校方规定,甚至上厕所用什么姿势学校都有规定,被规定绑住了手脚,无法按自己的想法去做自己想做的事;3. 最近班级里来了一些困难户学生,因为周边一些村镇的小学校有的黄了,有的拆了,校长给家里条件好的学生都规定指标,扶持、稳定这些条件不好的学生,不能因他们的到来而打乱学校原来的节奏或给学校带来负面影响。规定要对他们进行扶持,家里条件越好的扶持名额分配的越多。虽然自己是一百个不愿意,毕竟是自己家自己还说的不算吗,但是没办法还是要服从校方规定,每日不但需要住在自己家,吃自己家的,学习还得管,看病还得用自己的医药卡去给他们买药,而且里边还有一些调皮捣蛋打架斗殴的,已经严重影响了家庭的正常生活,而且班级里学习用品的需求和使用量也大大增加… 约翰逊一心想辍学回家,认为校方这样做简直就是无赖,而且严重影响自己的学习成绩。回家跟他妈把这些情况都汇报了,但老太太年老色衰,老头又早逝,所以在家族里只是受人尊敬的长者,但无权干涉孩子和整个家族大大小小的事情。约翰逊有几个叫”内阁”的弟弟们跟约翰逊关系不错,什么事都站在约翰逊这边。但约翰逊”议会“的叔叔却事事都监视和控制着他,防止他做出一些不理智的事情而败坏家族的名声。退学这件事叔叔是极力反对的,原因大概就是:1. 一些跟家族做生意的伙伴可能会终止合作,对方不仅仅看中的是约翰逊自身的实力,学习成绩一直不错,更看重的是能在”欧盟学校”里读书和学校的这个大环境,进而通过约翰逊家族来扩大业务,打入整个”欧盟学校”;2. 在学校同班学生之间的各种活动都是互无障碍、自由进行的,同在学校这个大平台下,同学之间互相做点交易,买你根儿笔,卖你个本都很简单。但是一旦退学后变成了“校外人”,对你们的交易校方都要征收服务费(税),这样自身的竞争力就变低了;3. 之前在学校时的福利待遇都没有了,再想用学校的各种资源也就难了;4. 再去学校找之前的同学打篮球或者去学校食堂吃个饭也不太可能了,门卫不会让你进;5. 在外人看来,你这么大家族,从道义上讲理应扶持和帮助困难的学生,如果你退学就是因为不愿意帮助别人,家族的多年的声誉会受到诋毁,可能更会背上骂名。最后,约翰逊何去何从,请听下回分解… (纯手打)
原因如下:1、首先,随着经济全球化到来,各国之间的国际关系、经济往来等流动性很大,美国、欧洲、俄罗斯等国家竞争越来越激烈。欧盟如今的成员国越来越多,势力也越来越大,英国将自己与欧盟捆绑的越紧密,就越容易被牵制。2、其次,作为与丹麦、爱尔兰等国家一起进入欧盟的英国,从一开始的加入就“心存杂念”。可以说,当时英国是因为局势被动加入的,英国在欧洲属于“平衡手”,视利害关系而定与欧洲哪个国家暂时结盟,对欧盟的归属感并不强,加入之后也根本没有向创始成员国那样,一心希望欧洲实现一体化。3、英国在欧盟的地位一度非常尴尬和边缘化,这让曾经的“日不落帝国”非常没面子,英国也很难接受自己“屈居人下”的地位。英国脱欧之利1、英国可以不用像欧盟缴纳会费,2015年会费高达178亿英镑。省下这笔钱可以用来做其他投资。2、 英国可以摆脱欧盟制定的生产标准和监管法规的束缚,欧盟的“规矩”让英国的生产成本增加了330亿英镑。省下这笔钱可以投资更多的企业,促进经济发展。3、 可以减轻对欧盟的援助义务,欧元区的欧债危机会拖累英国的发展。
前保守党领袖卡梅伦为了获得选举胜利,承诺选民在他上台后,举行脱欧公投。当时的考量,是公投就是个走过场,肯定不会脱。卡梅伦赢了,终于当上了首相,于是履行诺言发起公投。公投给与选民们的选项很简单: 脱欧,或者留欧。根据历史研究显示,绝大部分公投中,选民都会选择保持现状不做任何改变。因此卡梅伦很有信心,大部分民众会选择现状,即留欧。卡梅伦没有料到的是,脱欧阵营发起了一系列鼓动民众选脱欧的运动,并造成连锁反应
英国脱欧是因为它作为大国在欧盟的负担较多,同时也为了它的优势产业寻找新的市场以及增长点。英国与法国在欧盟的地位相同,经济发达的英国需要每年提供大量的资金去扶持经济落后的国家,因此脱欧也能减少资金流出。英国人对于欧盟的不满在很早之前便有所积攒,在1975年时,英国人举行了一次脱欧,但是却没有通过,于是它继续留着欧盟体系中。另外还为了英国的优势产业寻找新的市场以及增长点,在和别国进行双方谈判的同时,可以让英国获得更多的谈判主导权,同时也不用被其他国家过多的干涉。扩展资料:根据英国广播公司网站最新消息称,当地时间2016年6月23日,英国就是否留在欧盟举行全民公投。投票结果显示支持“脱欧”的票数以微弱优势战胜“留欧”票数,英国将脱离欧盟。2017年3月28日,在英国伦敦,行人经过英国议会大厦。经过9个多月的争论和酝酿,英国政府定于本月29日宣布启动脱离欧盟的程序,英国“脱欧”将由此迈出标志性一步。2017年3月29日,英国首相特雷莎·梅定于启动《里斯本条约》第50条,正式启动“脱欧”程序,英国经济将接受“脱欧”带来的全面挑战。
由于历史与地理原因,自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着对于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的政策,被称为 “光荣的孤立”。英国并非欧元区国家,虽然可以发行自己独立的货币,对其保持出口竞争力有利,也可以拥有自主的财政政策。但是,这也使得英国却很难真正的加入欧洲大陆的事务处理。尤其是今年欧债危机的关键时期,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这一传统强国正在逐步丧失其在欧盟中的地位与参与权。英国对欧盟的猜忌和不信任一直存在,英国保守党内部也有欧洲怀疑派。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欧盟内部的政策对于欧盟有负面作用,未来一些政策趋势也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欧债危机的蔓延,不仅使英国的疑欧之心快速发酵,也加快了脱欧脚步。与英国民众日益浓厚的疑欧、退欧情绪相对应,欧盟其他国家民众对英国的“不可靠”也日渐不满,认为英国作为欧盟的一员,在融入欧盟的过程中却表现消极,一直扮演着拖后腿的角色:它不仅否决欧元,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 “出局”对欧盟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其他成员国在整合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会更小。双方的相互信任已经降到历史低点。而民调显示,英国保守党的支持度一蹶不振,卡梅伦的“脱欧公投”言论或有助于其重新获得部分流向支持脱欧的独立党的选票。卡梅伦亦希望以此作筹码与欧盟谈判,获得对英国更为有利的成员国条件,意图在欧盟内分得更大一杯羹。
报道不是说那是个意外吗 都是因为民众调皮乱投票嘛
一、英国长期对欧陆保持着优越感,一直对欧洲一体化若即若离。英国把自己视为欧洲之外的全球性大国,认为异于欧洲的独特性是其崛起和强大的原因。虽然逐渐衰弱,优越感依旧强烈,二战后,每遇挫折或危机,英国便疑欧声四起,将问题归于欧共体或欧盟。这一次,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撕裂了英国与欧陆的嫌隙。二、英国在欧盟缴纳高昂会费,但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英国每周付给欧盟的金额在1.63亿英镑左右,大概平均到英国人身上,每人每年承担的欧盟会员费大约为130英镑。更令英国人不悦的是,金融危机后,一些欧元区国家降低了贡献额,导致英国贡献比例大幅升高。欧盟应对欧债危机的举措让英国人觉得拿着英国纳税人的钱去救那些“问题国家”。三、欧盟法律限制太多,欧盟管理毛巾、面包和牛奶的法律分别有454、1246、12653条。欧盟法院上至英国驱逐恐怖分子、下至啤酒售价都要管辖。英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53%源自欧盟,而英国人对阻止欧盟糟糕的立法几乎无能为力。庞大的欧盟管制体系限制了英国和其他国家如中国、印度、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以及英国行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431373261业发展。四、欧盟东扩以来,英国净移民数量持续增长。2015年英国净移民人数增至33.3万,其中来自欧盟国家的移民人数为18.4万,创最高纪录。经济萧条下,移民被认为是挤占福利、住房、医疗和教育资源的“罪魁祸首”。主张脱欧的伦敦前市长约翰逊就表示,英国要想控制移民人数,唯一的方法就是脱离欧盟。五、欧洲正在面临难民危机,英国不想卷入。去年欧洲闯入数百万难民,130万移民申请在英国避难,其中363000来自叙利亚。接纳这些难民不仅会拖累经济发展,还会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
英国脱欧的根本原因是源于英国人的大陆均势主义的传统思维和欧盟一体化的思维冲击,也就是说大家目标压根就不一致,短期的合作权当投机取巧吧!熟悉英国的历史的人都知道,除了北方的爱尔兰人不太听话惹点事之外,大部分的外来问题都来自于隔着英吉利海峡的欧洲大陆,不管是当年的罗马帝国的第九兵团还是后来的英法百年战争,都是欧洲大路上崛起了一个大国以后的英国这个游离于海上的岛国的战争或者骚扰,所以英国人极力的谋求一种相对均衡的外交政策,即大陆均势原则。欧盟(法国主导)成立之初英国佬是完全不要脸式的要加入的。但法国坚决抵制英国入欧,他曾说过他只要在位一天英国就不能入欧。果然在后来的1963年——1967年英国两次申请被法国打脸无法入欧。法国在1969年后被下台,英国这才有机会入欧。英国作为美国在欧盟的一颗钉子一直就准备在欧盟动荡时期釜底抽薪专业补刀的。而德国人和法国人一样深知英国佬的性格秉性,这次英国佬脱欧启动公投后,媒体大势渲染,英国佬开始想利用公投和欧盟谈追加利于自己的条款,英国佬也成功达成了愿望。但德国佬打开抽屉拿出早已备好的预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利用公知媒体在英国带偏风向,果然民众在一阵喧闹过后公投脱欧欧盟的经济政治科技及影响力在不断发展,欧元也在逐渐变的稳定,特别是以德国是瞻的科技及制造业,在美国的制造业空心化之后由其明显。英是美国的铁杆,搞弱欧盟,挑起矛盾使欧盟碎片化符合美国的全球利益。美希望欧永远在美的掌控下发展,欧越小就越感不安全,美军事装备就越有销路。英脱欧可能还达不到美国的要求,欧洲的难民潮也是美国的配套一环,为了让欧洲组织碎片化,矛盾普遍化,把欧盟推进混乱陷阱泥潭而自顾不遐,就要更加的依赖美国,主要是为了让欧听话。这是老牌资本主义的一贯作风。所有西方在每一次战争结束后,都遗留下一堆类似的边境问题、种族矛盾等等无不如此。为以后的根据需要干涉它国内政而预留后台通道及暗雷后手。英国一直是美国的附庸,它们自古以来都是靠掠夺来维系自身的贵族生活,在其渐渐没落的今天就更要配合美国的全球战略行事,一点都不奇怪的
因为它觉得它在欧盟里是吃亏的,一直在接济其他国家。
英国脱欧的原因是有多方面的,主要为两点,一个是前几年开始欧洲爆发的难民危机和人道主义危机,英国作为欧盟的三驾马车,如果留着欧盟就要分担欧盟分配给英国的接受难民数,如果英国脱离了欧盟,就可以不用分担难民接受的包袱,单单面对人道危机的话,英国大可以选择接收一些有用的精英难民,而不用像过去在欧盟那般,囫囵个的全吞下,加剧了自己的经济负担不说,还有一定的潜在安全隐患。英国脱欧的负面影响远远要超出欧盟因为损失英国这个欧盟核心成员国的代价,要知道,现在欧债危机,希腊债务危机,难民危机,等等都是欧盟亟待解决的问题,英国脱欧如果成功,就意味着以前由英国分担的责任转给了其他成员国,比如法国、德国这些大佬等等,长远来看,没有欧盟的英国根本不算一个完整的欧盟,欧元区的政治经济一体化也将因英国的离开而走上下坡路。望采纳。
欧盟是一个整体,从扶持其他国家经济就可以看出,欧盟在对外贸易上,是捆绑式销售,这一点值得提的就是,英国的利益无法得到满足,因此英国脱欧并不是一时冲动。
欧盟扩大了,英国不想和穷亲戚过多接触就想单干。
因为现在童话世界里的爱丽丝已经不在欧洲了。。。。别想了,说了你也不明白。。。。还是帮我吆喝栗满多吧。。。。
利益冲突不断加剧。由于历史与地理原因,自19世纪晚期以来,英国一直奉行着对于欧洲大陆事务不干预的政策,被称为“光荣的孤立”。英国并非欧元区国家,虽然可以发行自己独立的货币,对其保持出口竞争力有利,也可以拥有自主的财政政策。但是,这也使得英国却很难真正的加入欧洲大陆的事务处理。尤其是今年欧债危机的关键时期,由于各种利益分歧明显,这一传统强国正在逐步丧失其在欧盟中的地位与参与权。相互猜忌快速发酵。英国对欧盟的猜忌和不信任一直存在,英国保守党内部也有欧洲怀疑派。不仅如此,他们还认为欧盟内部的政策对于欧盟有负面作用,未来一些政策趋势也可能损害到英国的利益。而欧债危机的蔓延,不仅使英国的疑欧之心快速发酵,也加快了脱欧脚步。脱欧公投与英国民众日益浓厚的疑欧、退欧情绪相对应,欧盟其他国家民众对英国的“不可靠”也日渐不满,认为英国作为欧盟的一员,在融入欧盟的过程中却表现消极,一直扮演着拖后腿的角色:它不仅否决欧元,不参加欧盟的危机救助方案,不为缓解危机出力,还反对一切金融监管政策,因此英国“出局”对欧盟的发展来说反而是好事,其他成员国在整合过程中受到的阻力会更小。双方的相互信任已经降到历史低点。政治选票迫使公投。而民调显示,英国保守党的支持度一蹶不振,卡梅伦的“脱欧公投”言论或有助于其重新获得部分流向支持脱欧的独立党的选票。卡梅伦亦希望以此作筹码与欧盟谈判,获得对英国更为有利的成员国条件,意图在欧盟内分得更大一杯羹。
英国脱欧的理由:一、英国长期对欧陆保持着优越感,一直对欧洲一体化若即若离。英国把自己视为欧洲之外的全球性大国,认为异于欧洲的独特性是其崛起和强大的原因。虽然逐渐衰弱,优越感依旧强烈,二战后,每遇挫折或危机,英国便疑欧声四起,将问题归于欧共体或欧盟。这一次,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爆发撕裂了英国与欧陆的嫌隙。二、英国在欧盟缴纳高昂会费,但得不到相应的回报。英国每周付给欧盟的金额在1.63亿英镑左右,大概平均到英国人身上,每人每年承担的欧盟会员费大约为130英镑。更令英国人不悦的是,金融危机后,一些欧元区国家降低了贡献额,导致英国贡献比例大幅升高。欧盟应对欧债危机的举措让英国人觉得拿着英国纳税人的钱去救那些“问题国家”。三、欧盟法律限制太多,欧盟管理毛巾、面包和牛奶的法律分别有454、1246、12653条。欧盟法院上至英国驱逐恐怖分子、下至啤酒售价都要管辖。英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有53%源自欧盟,而英国人对阻止欧盟糟糕的立法几乎无能为力。庞大的欧盟管制体系限制了英国和其他国家如中国、印度、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议以及英国行业发展。四、欧盟东扩以来,英国净移民数量持续增长。2015年英国净移民人数增至33.3万,其中来自欧盟国家的移民人数为18.4万,创最高纪录。经济萧条下,移民被认为是挤占福利、住房、医疗和教育资源的“罪魁祸首”。主张脱欧的伦敦前市长约翰逊就表示,英国要想控制移民人数,唯一的方法就是脱离欧盟。五、欧洲正在面临难民危机,英国不想卷入。去年欧洲闯入数百万难民,130万移民申请在英国避难,其中363000来自叙利亚。接纳这些难民不仅会拖累经济发展,还会给社会带来安全隐患。
因为这是全民公投的结果,全民公投是资本主义制度里最神圣,最至高无上的形式,哪怕这个公投是一场全世界公认的闹剧,也得进行到底。为什么说这个公投是一个闹剧?发起的闹剧:发起英国脱欧公投的是英国前前任首相卡梅伦,此人是坚定的留欧派,在多个场合都在强调留在欧盟对英国的好处。而他发起这场公投的主要原因,对内,是兑现自己的选举承诺,封住国内和党内一些人的嘴,从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对外,是胁迫欧盟让渡权力,让英国在欧盟获得更多的权力,比如关税,货币权力,难民移民的封锁。基于前几次民调,留欧是占大多数的,所以卡梅伦及英国政府和各党派是没有任何准备的,包括以脱欧为最高纲领的英国脱欧党,也没有想过会真的突然脱欧。证据就是公投结果一出来,卡梅伦这哥们就拍拍屁股走人了,而面对脱欧这个结果,英国居然没有任何应对预案,并且从英国公投结束到现在没有任何党派拿出来一套真正可以实行的方案,甚至鲍里斯决定要硬脱欧,赖掉390亿英镑的赔偿。从这里可以看出对于脱欧这个结果,出乎了所有英国人和党派的预料。结果的闹剧:最后的公投结果大家都知道,51.8%对48%,脱欧派以3.8%的优势获胜了。这本来就是个笑话,英国和欧盟不是一个简单的买与卖的关系,也不是一个简单的交会费的关系,他们的联系包括了政治,贸易,金融,社会,人口,资源的各方面联系,这个脱欧的过程必须经过上上下下各个社会层面的调研总结,经过无数次模型实验,得出一个科学的结论。而这种近乎石头剪刀布的简单粗暴的看似多数优于少数的方式其实连多数战胜少数都没有做到。这次公投只有70%左右的人参加,也就是70%的51.8%,约37%,而投反对票的是48%,也就是33%,再加上没有投票的30%左右的人,这部分都是年轻人,多数都是留欧派。也就是说这次公投是37%的人战胜了63%的人对于自己命运的意见,37%的人主宰了100%的人影响未来几十年国家命运的决定,滑天下之大稽。美国顶级思考者托马斯发表文章说英国人选择了经济自杀,但是就怎么自杀无法达成共识。真是一地鸡毛,全世界都在看着英国这场闹剧的笑话。
这个不是这里可以讨论的。国家动作无非就是政治利益,经济利益罢了
欧盟是一个整体,从扶持其他国家经济就可以看出,欧盟在对外贸易上,是捆绑式销售,这一点值得提的就是,英国的利益无法得到满足,因此英国脱欧并不是一时冲动。
因为欧盟东扩以后收进来很多经济很差的成员国,好处均摊,成本却要由经济发达的英法德来承担,法德作为欧盟的创始元老,尚可以通过操纵欧盟内部事务获得一点实惠,而英国实话说进欧盟就是来占便宜兼给美国做二五仔的,好处拿少了,成本摊多了,它就不干了。
标签: #英国为什么要脱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