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光伏行业“卷”出了新高度。一边是投融资热情高涨,另一边是企业积极增资扩产。
有数据显示,今年至今,光伏产业在一级市场的融资数量已达到去年全年的90%,二级市场上相关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计划金额更是超1300亿元。
受益于国内积极的政策环境,近年我国光伏行业取得了不俗的成绩,新增装机、累计装机在全球遥遥领先。据工信部数据,2022年全年我国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新高,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
但与之相伴的是,“产能过剩”、全产业链价格下跌的顾虑和担忧一直挥之不去。左手是供给端融资扩产,右手却是产能过剩,看似矛盾的背后折射出行业怎样的发展阶段,企业又有怎样的考量?
7个月完成去年90%的融资量
就在上周,两家光伏独角兽宣布完成新一轮融资。一个是光伏组件和原材料制造商一道新能,宣布完成Pre-IPO轮融资,投资方包括金融街资本、普洛斯、电投产业基金、广发信德等多个知名资方。另一个则是光伏组件厂商正泰新能,公司在7月25日宣布完成20亿元C轮融资,中金资本、中信建投等头部机构参投。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光伏领域一级市场投融资事件有58起,已达到去年全年的90%,出手的投资机构包括深创投、毅达资本等头部机构,以及国家绿色发展基金、国调基金、合肥产投集团等国资机构。
值得注意的是,在资本的助力下,光伏行业如今已跑出多个独角兽企业。如成立于2018年,主要从事高效光伏电池、组件封装技术、系统应用研发和制造的一道新能目前已完成了9轮融资,估值超过90亿元;而近期完成C轮融资的正泰新能,投后估值已达130亿元;还有成立于2020年,主做HJT电池、组件开发应用和产品规模化生产的华晟新能源,至今已完成了四轮融资,最新估值已达100亿元。
光伏赛道高景气的背后,是持续的高需求和较强的市场预期。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2022年全年光伏产业链各环节产量再创历史新高,全国多晶硅、硅片、电池、组件产量分别达到82.7万吨、357GW、318GW、288.7GW,同比增长均超过55%,行业总产值突破1.4万亿元人民币。而即便在装机淡季的一季度,光伏新增装机也达48.31GW。今年3月,我国光伏组件出口约20.26GW,同比增长40.11%。
对于光伏赛道融资的持续火热,国中资本执行总经理刘炜对记者分析了三方面原因:第一,从行业前景来看,光伏是个很大的赛道,未来20-30年的增长是高确定性的,不仅国内有实现“双碳”的目标,欧洲的市场需求也很大;第二,光伏产业如今处于技术变革的窗口期,即N型光伏技术替代P型技术已经成为行业共识,新技术将带动新材料、设备、工艺的变革,从而带来弯道超车的机会,未来还有出现新的行业巨头的机会。第三,对风险投资来说,产业的想象空间越大越能吸引资金进入;第四,当前其他赛道要么泡沫很大,性价比不高,要么“熄火”了,未来不明朗。基于上述原因,资本就纷纷涌进了这个既符合政策鼓励的大方向,又有着确定性市场空间的赛道。
上市公司合计发布超千亿元再融资计划
二级市场上,光伏企业同样掀起了一波再融资热潮。
证券时报记者根据统计,今年以来,在82家光伏产业链公司中,有多家发布定增或可转债融资计划,合计融资额超1300亿。其中,有24家公司发布了定增预案或定增预案获证监会通过,合计募资达761.07亿元。其中,通威股份、天合光能募资超百亿,爱旭股份、协鑫集成等募资超50亿元。
此外,另有17家公司发布了可转债发行预案或可转债发行预案获证监会核准,合计募资544.84亿元。其中,TCL中环拟发行可转债规模达138亿元,募资金额最高;晶澳科技、天合光能、太阳能等上市公司募资金额也不低,分别为89.60亿元、88.65亿元、63.00亿元。
除了再融资,今年以来,A股光伏企业IPO也有不少。比如,前述光伏独角兽一道新能已在7月初签署了上市辅导协议,开启冲击A股的进程。而6月初,高景太阳能IPO已被受理,招股书显示,公司拟公开发行不超过1.25亿股,募集资金约50亿元。
此外,阿特斯、鑫宏业和艾能聚等多家光伏企业也已在今年登陆资本市场。阿特斯是全球主要的光伏组件制造商之一,根据彭博新能源财经对全球光伏组件制造商的分级,公司始终位列全球组件供应商“第一梯队”。鑫宏业是国内领先的特种线缆制造商,是全球光伏组件厂及国内新能源车企线缆产品的主力供应商。艾能聚经营范围为晶体硅制品、光伏电池片及组件的制造加工,太阳能光伏电站设计、安装、运行。还有光伏头部企业选择赴海外融资,隆基绿能将在瑞士发行GDR,拟融资不超过199.96亿元。
优美利投资总经理贺金龙接受证券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由于光伏产业是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产业,出于技术的迭代升级需求,光伏企业不得不多渠道募集更多资金来支持企业发展。
排排网财富研究员卜益力则给记者分析:“首先,光伏产业链竞争激烈,而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根本,因此光伏企业需要通过融资来增加研发投入,提升企业内在的行业竞争力;此外,光伏全球化趋势已经形成,中国光伏企业也在积极出海,瞄准全球化布局,而在海外建厂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事实上,近些年光伏产业链的景气度一直很高,有分析认为,相比于此前由政策驱动,由于如今政策补贴对行业的影响已经很小,所以本轮光伏周期主要以市场驱动为主。
“产能过剩”下新技术迭代迫在眉睫
“产能过剩”似乎已经成为光伏行业老生常谈的话题。但与此同时,光伏企业仍在不断扩张产能,不断获得资本加持,这组“矛盾”背后是怎样的真相?
天合光能董事长高纪凡在今年举办的第十六届国际太阳能光伏与智慧能源大会期间把“产能过剩”列为中国光伏产业面临的三大挑战之一。
“产能过剩从来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任何行业热到一定阶段都会出现过剩。对光伏行业来说,只是现阶段的过剩,长期保持增长的趋势没有变。”刘炜指出,当前光伏行业的产能过剩,主要是硅料、p型电池组件的过剩,是落后产能的结构性过剩,行业需要新工艺产能来替换。
实际上,与产能过剩共同构成光伏行业挑战的,还有技术迭代和国际环境。其中,技术迭代来看,2023年一个重要的关注点就是电池技术的变迁,以TOPCon为例,该技术路线的出货占比有望在2023年突破20%。
全面平价上网时代的来临,要求光伏发电在不依赖于补贴政策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发电效率、降低发电成本,对光伏企业的技术革新提出挑战。天合光能在发行公告中称,当前P型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已逐渐逼近其理论上限24.5%,电池技术正面临新的拐点,技术迭代需求强烈。下一代电池技术主要集中在以TOPCon、HJT为代表的N型电池技术,和对电池片进行提效降本的IBC技术。
业内认为,当前N型TOPCon组件这种先进产能仍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此,上述提及的再融资上市公司动辄募资十亿、百亿,目的基本都在扩张新的产能。比如,TCL中环在可转债发行预案中提到,公司发行可转债募资138亿元,主要用于年产35GW高纯太阳能超薄单晶硅片智慧工厂项目和25GWN型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工业4.0智慧工厂项目。
“光伏行业如今非常卷,企业如果不扩产就可能被超越,一旦放慢节奏,在市场上的排名和竞争力就会反映出来。”贺金龙表示,新技术成本更低,光电转换效率相较旧产能更高,企业都不得不进行技术的迭代升级。
对投资来说,如何不陷入“产能过剩”的陷阱?刘炜表示,国中资本不会去涉及相对过剩的产能,更多聚焦于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着重挑选性价比不错的“链主”企业。
相关报道
上半年光伏产业链产量全线增长 低估值业绩预增股名单出炉